孟买或是避风港,但绝非保险箱

发表于:昨天 09:35 12

孟买或是避风港,但绝非保险箱

2025年4月23日

新晋财经记者很快会明白,金融市场不存在所谓“安全港”。经验丰富的编辑会盯着字数,删掉冗余词汇,低吼:“所有避风港都是安全的。”那些在市场暴跌时保值的资产——黄金、瑞士法郎、日元——本应被简称为“避险资产”。因此,编辑们坚持认为,“安全港”一词不应出现在报纸上。

现实世界中,避险资产同样难寻。自特朗普总统4月2日宣布大幅加征关税后,上述资产涌入大量资金:黄金创历史新高,日元飙升,部分瑞士短期国债收益率转负。这迫使投资者寻找更廉价的新“庇护所”。

南亚会是最佳选择吗?印度股市看似难以担当避险角色。新兴市场通常被视为高风险领域——它们在投资者乐观时表现优异,而非像今年这样,当标普500指数下跌近10%时仍能独善其身。印度的优势在于增长故事,而非资本保值能力。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更有理由远离:近年印度股市因散户大量涌入而繁荣,但这些投资者往往缺乏经验;政府在许多人因衍生品交易血本无归后,已加强对相关工具的监管。

尽管如此,部分基金仍将印度市场吹捧为贸易战的“避风港”。印度面临的关税相对较低: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其征收26%的统一关税(孟加拉国为37%,越南为46%),并暂停实施90天。印度对商品出口的依赖度较低(出口占GDP约15%,泰国为60%,越南为85%)。这解释了为何自“解放日”以来,印度大盘股指数Nifty 50上涨4%,而香港恒生指数下跌4%,越南胡志明指数下跌8%。消费品和银行股表现尤为突出。

这堪称戏剧性的逆转。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数月内,Nifty 50曾暴跌13%。当时美元走强、卢比贬值,许多国际投资者抛售印度股票,转而投向CN——那里的人工智能企业正以低成本取得突破,政府也在考虑刺激政策。如今美元走弱,CN面临美国需求下滑。这种快速变化的格局使印度股市在过去六个月与美股走势呈现负相关。若这一趋势持续,印度将为希望避开贸易战的投资者提供庇护。

此外,印度国内经济有望保持稳健增长。由于通胀率仅为3.3%(远低于4%的目标),央行有降息空间;政策制定者已降低银行流动性要求;美元走弱也减轻了捍卫卢比的压力(若有风险,更大威胁可能来自人民币贬值,这将损害印度出口)。政府可能放松支出削减,官方预测季风降雨将比常年多5%,这将惠及五分之三依赖农业的印度人,并降低城市消费者的食品价格。

印度或许能成为躲避贸易战的“世外桃源”——既免受出口动荡冲击,又受益于美元走弱——并具备其他吸引力,但风险不容忽视。印度股市估值较全球溢价20%,而分析师预计今年企业盈利增长有限,高估值难以持续。季风降雨需精准分布;中产阶级债务问题初现端倪;经济学家争论近期经济放缓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的。对编辑们而言,这或许是个悖论:避风港未必安全。■


收藏
送赞
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回复